肉鸡笼养如何降成本提效益
同样是肉鸡笼养模式,经济效益却几家欢乐几家愁,这与肉鸡笼的使用不无关系。如何科学、合理地使用肉鸡笼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呢?笼内的饲养密度和分群饲养有讲究。
笼内养殖密度很重要。一般不换笼养,后期肉鸡体积变大,饲养密度以不影响后期鸡群增重为原则,一般为30~38只/m2。对不换笼饲养的肉鸡笼,必须考虑防止跑鸡和便于采食,需采用笼前网的横向可调栅栏或笼前的上下可调档板,其调节范围应比雏鸡大。
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,笼架大都采用叠层式,或重叠度较大(1/2~2/3深笼)的半阶梯式,或阶叠混合式。笼内鸡的数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常为10~20只/笼,其长度为800~1000mm,宽度为500~600mm,高度为300~400mm 。肉鸡笼的底网。肉鸡笼的底网有两个特点:一是底网平置,没有倾角;二是底网除了能漏下鸡粪外,还应防止发生胸囊肿。
育成鸡笼,又称青年鸡笼,主要用于饲养60~140日龄内的青年母鸡,一般采用群体饲养,笼高取300~500mm;大笼长度一般不超过2m,青年母鸡的笼养密度为24~30只/m2,每笼养鸡10~40只,网片结构参数是:前网、顶网纵向钢丝的间距宜取40~50mm;顶网的横向钢丝的间距取100~200mm;笼门宽度取180~200mm。
群饲混合型种鸡笼,将一群种母鸡和一定比例的种公鸡放在一个大笼内饲养,笼底倾斜并伸向笼前构成集蛋槽,笼前网上有笼门、水槽和饲槽,所以它类似于一大尺寸的蛋鸡笼,只是前网垂线间距一般稍稍加大至65mm,底网倾角一般取小值为7°,以利于公鸡的采食与交配。笼内种鸡数为20~33只,公母比例为1:10。笼饲密度约为11~14只/m2。
种鸡笼,种鸡笼分群饲混合笼和单饲笼两种。种鸡笼养可提高鸡舍容量l倍,劳动生产率提高40%~70%,并可改善饲养条件,是种鸡饲养发展方向。